
前段时间在整理病例的时候,发现多位复发性流产病人都有确诊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CTD),这个绕口的疾病到底是什么?它对妊娠又有何影响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吧。

UCTD是什么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CTD)通常指患者出现某些结缔组织病(CTD)相关的症状和体征,同时有自身免疫病的血清学证据,但尚不符合任何一种确定的结缔组织病的诊断及分类标准,因此UCTD也被认为是结缔组织病的疾病早期阶段。
前瞻性研究发现,仅30%的UCTD患者在3~5年后最终会进展为某种确定的结缔组织病。如果UCTD患者在出现症状的12个月内未进展为某一确定结缔组织病,大多在10年后仍保持未分化状态。
目前多认为,UCTD是结缔组织病分类中一种独立的疾病。
拓展知识点:结缔组织病(CTD)是泛指结缔组织受累的疾病,包括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韦格纳肉芽肿、巨细胞动脉炎及干燥综合征等。美国风湿病学会1982年修订的风湿病分类中,结缔组织病还可包括变应性血管炎、贝赫切特综合征、结节性非化脓性发热性脂膜炎等。
结缔组织病具有某些临床、病理学及免疫学方面的共同特征,如多系统受累(即皮肤、关节、肌肉、心、肾、造血系统、中枢神经等可同时受累),病程长,病情复杂,可伴发热、关节痛、血管炎、血沉增快、γ球蛋白增高等。
02UCTD如何确诊
目前尚无统一的UCTD诊断标准,根据国内外报道和病例分析,认为该病的诊断应该是具有一项以上典型的结缔组织病症状或体征,且伴一项以上的高滴度自身抗体阳性(血清学检查),并排除其他结缔组织病。
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类似,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CTD)患者以育龄期女性多见,可见于所有人种。
顺便再多说一句,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的诊疗,是挂风湿免疫科。
03UCTD病人常见临床表现
UCTD常见的症状有关节痛关节炎、雷诺现象(表现为阵发性手指或脚趾苍白、青紫及潮红轮替)、口干眼干等,部分患者还有乏力、低热、淋巴结肿大等现象。

UCTD发病原因
目前UCTD的病因不明,相关研究亦较少,但有一些研究者认为,部分UCTD可能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或系统性硬化(SSc)的早期阶段,因此,其病因应与这些疾病相同。
研究提示,本病的发生可能是一些环境因素如长期接触化学试剂等作用于易感个体的结果,在其发病过程中,环境和遗传因素均占有重要地位。
最近一些研究进一步提示,导管、人工关节和矫形手术的金属固定支架等医用植入物也可增加发病风险,以上研究均提示环境因素在UCTD的发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与多数结缔组织病一样,UCTD的发生也有一定的遗传基础,一些研究表明,部分患者有自身免疫病家族史。
05UCTD与不良妊娠
UCTD是妊娠期女性最常见的结缔组织病之一,可使不良妊娠事件风险增加,如自然流产、胎儿发育受限、反复种植失败等,而妊娠又可能导致UCTD病情加重,还可能诱发疾病活动并进展为确定的CTD。

因此,当育龄期女性存在不明原因不孕、反复流产、胚胎移植失败,或者既往妊娠在孕中晚期出现过早产、子痫前期、脐带扭转等情况,在下次备孕前建议完善相关检查。
06妊娠期UCTD女性的治疗
建议有备孕需求时,尤其是已出现症状的备孕女性,及早就医确诊。只有在孕前提早准备,较好地调节了免疫状态后,启动备孕更安全。
对孕妇合并UCTD进行恰当的免疫干预治疗,全孕期定期检测异常自身抗体,根据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调整治疗方案。
孕期要警惕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系统性硬化(SSc)、抗凝脂综合征(APS)、干燥综合征(SS)、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PM/DM)等风湿免疫病相关严重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的发生。
多数UCTD患者症状较轻,对症治疗即可。治疗方案遵循个体化、差异化原则,治疗过程中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妊娠期治疗主要是防止不良妊娠发生,提高保胎成功率孕期用药特别强调对母胎的安全性,严格掌握药物适应症,参照药物说明书及相关领域专家共识和指南,选择恰当的药物。
妊娠期若疾病转化为结缔组织病(CTD)时,可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系统性硬化(SSc)、抗凝脂综合征(APS)、类风湿关节炎(RA)等CTD合并妊娠处理。
以上文章谨代表本人现在认可观点
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往期回顾 · 点击图片跳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