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进周期

什么是试管进周
要进周了,说明离试管婴儿又近了一步,这意味着夫妻双方经过前期的相关检查,在医生制定的方案下,可以正式进入试管婴儿的流程了。试管婴儿进周后,后面的流程包括:降调节、促排卵、监测卵泡、取卵、胚胎培养、移植及移植后黄体支持。
进周前的准备1.身体检查
试管婴儿能否成功,精卵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身体状况对精卵质量有直接影响,所以夫妻双方在进周前一定要做系统的身体检查,根据影响受孕的原因进行对症调理。
也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如规律作息、适当运动等)和服用生殖营养素(如辅酶Q10、DHEA等)的方式来提高精卵质量。
2.心理准备
虽说如今试管婴儿的技术越来越成熟,但其成功率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不能保证一次就成功,所以夫妻双方要做好心理准备,学会缓解各方压力;
并且在试管婴儿过程中夫妻双方可能都会出现情绪波动,要学会情绪排解,主动减轻自己的工作、精神压力,可以多去户外散散步、听听轻音乐等,这对试管婴儿的成功率也是有帮助的。
3.时间调整
试管婴儿期间,需要夫妻双方多次到医院去,所以要提前预留好时间,平衡好工作和做试管婴儿所需要的时间。
4.备孕准备
夫妻双方在做试管婴儿前,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要拒绝熬夜追剧玩游戏等,每天保证充足睡眠;
其次饮食方面要营养均衡,多吃高蛋白质食物,比如牛奶、鱼、虾、和牛羊肉;忌食辛辣刺激,油腻类的食品;男性还要戒酒戒烟。
进周后的流程1.降调节
为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很多生殖中心采用大剂量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以造成垂体去敏感状态,使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处于低水平。而后再用促性腺激素治疗,目的在于取消内生黄体生成素(LH)升高或过早出现内生LH峰对卵子质量的不良影响,阻止卵泡过早黄素化,从而改善卵子质量,减少周期取消率,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当然,有些特殊的方案并不需要进行降调节,具体的还是根据患者的情况而定。
2.促排卵:
一般自然女性生理周期虽然有多个小卵泡生长,但是垂体分泌的卵泡生长素只能维持一个卵泡发育成熟,而促排卵是给予足够的卵泡生长素,让一个月经周期内原本由于“营养不足”的卵子都能发育成熟,并不是消耗以后的卵子,所以,促排卵并不会导致女性卵巢早衰。
3.取精
最理想的状况,取卵和取精是需要同时进行的。如果男方确实因为特殊原因或者本身精子质量因素不能在取卵日取精,根据医生安排择日取精,取精前洗净双手,用自慰法留取精液。
4.体外受精
取卵后4-5小时将处理后的精子与卵子放在同一个培养皿中,共同培养18小时后,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受精情况。
若精子质量太差,无法自然受精,则必需以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强迫受精。
5.完成胚胎移植
接下来就是移植了,如果是冻胚移植,等待合适的时机再移植。移植的过程就是把胚胎移植到母亲体内。
移植后会发生什么呢?在试管移植的1~2天,胚胎会在子宫内游走,进行细胞分裂,然后胚胎细胞就会寻找合适的位置扎根子宫壁。通常情况来说,试管婴儿移植后在5到8天即可着床。这个时间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身体状况不同,移植着床的时间也会有差异。
准妈妈们最关心的就是移植这个环节了,希望第一时间知道到底试管婴儿是否成功,是否怀孕。那么,在移植两个星期后,一个简单的血液测试将验证出是否怀孕啦。如果顺利怀孕,辅助生殖周期到这里就结束了。
6.进入正常孕期
后面的步骤,准妈妈就是和正常孕妇一样啦,去医院定期产检,等待宝宝出生。那些做试管第一次就成功的女性可以说是非常幸运了,如果移植、着床能不成功,可能和女性年龄、身体状况、子宫环境有关系,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好的医疗技术水平、专业的医生也会影响移植结果。这也是很多家庭选择去美国做试管婴儿的原因所在。
塔拉祝愿大家试管婴儿的过程一切顺利,也祝福在试管婴儿过程中,或者准备做试管的女性朋友一次接好孕!
02长方案、短方案什么时间来院就诊?

长方案:月经周期第18-21天。
短方案:月经周期第2或3天。
您的治疗方案无论长方案或短方案,都是由主管医生根据您的情况来进行选择的。

进周期需要准备哪些证件?

证件准备:进周期当日夫妻需携带双方身份证、双方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两证信息必须一致)。此处需要注意的是:需行供精助孕的夫妻,需要再准备准生证或无子女证明、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
04进周期当天您需要做什么?

进周期前若出现复查化验单异常、高热、感冒、特殊疫苗注射等情况,需与主管医生沟通后再决定是否要进周期。
05男方的时间如何安排?

进周期后男方应该注意什么?

进入周期后第一次来院复诊时间?

试管婴儿周期所需要的天数


做三代试管婴儿实现了选男选女的自由,有这方面需求的小伙伴们可以添加微信号,可进行私密性的咨询。
1、电话预约(025-86303199)
2、添加助理微信:185 5198 8898
3、坐诊专家如有临时变动以当天实际坐诊为准
周一至周日08:00-17:00
长按识别二维码
预约专家号
Call Me


特别声明:
1、以上文章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以上内容涉及医学知识仅供参考,不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依据。
点击“阅读全文”免费挂号(已加密)